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眼下求职者为了在第一关能够“突出重围”,纷纷花心思包装简历。人力资源业内人士建议,要在“第一印象”中胜出,关键还是在于展示出求职者自身特质与应聘岗位之间的契合点。
6月1日渤海早报记者在北方人才市场招聘会现场看到,不少求职者都向招聘单位递出制作精良的简历。一位持有彩色铜版纸简历的求职者表示,今年就业形势严峻,之前投递的自制简历大多石沉大海,便萌生了包装简历的念头,从外观形式到内容都是由“专业人士量身定做”。并且,针对不同性质类别的意向岗位,简历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一次性制作了近10份内容风格迥异的简历,花费上百元。
在招聘会上,一位持普通简历前来应聘的应届毕业生告诉记者,常规简历往往只有一页或两页,在有限的篇幅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的确是一门学问。而自己也在求职过程中,不断在网上查阅“攻略”,学习如何让自己的简历内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描述精准等。谈到对包装简历的看法,这位求职者认为,花钱找“高手”指点无可厚非,关键是要用在刀刃上,形式过于花哨或内容过于繁复可能会适得其反,“还是把功夫下在‘软件’方面更有用”。
据本市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人力资源部招聘人士介绍,在招聘旺季,每天要阅读上百份简历,平均浏览一份的时间在30秒至1分钟,根本无暇关注简历的形式。而在参照内容时,不是只看求职者有多“优秀”,更多考虑的是其自身实力与意向岗位的匹配程度,“适合”的求职者才会赢得面试机会。
(文章来源 渤海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