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指导 > 简历设计 > 正文

不同专业的学生,简历各有奇招

【来源: | 发布日期:2014-12-12 】

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就业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将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峰值。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对于广大应届毕业生而言,目前他们最关注的,莫过于收获一份理想的就业合同。然而理想离现实还有不小差距。

职业幸福感放首位

11月24日到11月30日,“2012年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在广西南宁人才市场举办。今年,随着“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我国求职大军的主力,他们的求职观和之前比有哪些变化?他们又如何看待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呢?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与“80后”不同,这一代更加新锐的年轻人把“职业幸福感”作为关注的重点。兴趣爱好、发展空间甚至工作地点远近、是否需要加班等等,都纳入了这份幸福感的衡量标准。

“还是想回家找一份工作。”来自河南大学人力资源专业的小韦这次专程回到老家南宁参加招聘会。“逃离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没什么不好,至少生活压力没那么大。”小韦向记者表示,他更青睐在老家找一份工作,一来这边的发展空间较大,二来也减轻了生活成本压力。“我是独生子,父母也希望我能留在他们身边。”

“我想找一份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毕竟这关乎整个职业生涯发展,工作薪酬的高低和稳定性并不是最重要的。”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小刘对记者说。在招聘会上转了一上午的小刘,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他表示,虽然周围有一些同学已经签了就业合同,但他对自己有信心,并不急于“敲定”工作,还是要注重就业质量。

面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同学表示“压力山大”,但同时也表现出了积极理性的心态。小刘的心声,反映出大多数应届毕业生目前的心态。

企业看好实践能力

面对应届毕业生求职中的挑挑拣拣,企业又作何反映呢?

在招聘会现场,广西出版杂志社人事部杨经理表示,“随着杂志社的不断发展和自身定位的提高,每年的招聘标准也在提升。目前我们更青睐具有综合素质的编辑人才,既要熟悉出版业务,也要懂得营销技巧。目前很多来求职的应届大学生,乍看简历,理论背景都不错,但一些同学没有表现出和理论知识相匹配的实践能力”。

事实上,一方面企业渴望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却苦于没有实践经验。对此,记者采访了多家用人单位,招聘者大多表示,如果能够发现符合用人标准又有发展潜力的应聘大学生,企业愿意为他们提供实习岗位和系统培训。

业内人士分析,受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企业的用人需求正在减弱,这自然对应届求职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强调,要大力创造就业岗位,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通过多种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

就业服务周带来什么

今年,围绕“落实政策促就业,强化服务助成功”这一主题,各地约有3.2万家用人单位参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预计招聘人数约71.9万人。

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副主任谢瑗表示,就业服务周举办的目的,就是要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力度,进一步拓宽就业岗位和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政策。“我们想通过组织供求对接性很强的现场招聘和网络招聘,提高应届毕业生就业、择业服务的针对性,同时提供便捷的就业岗位信息,帮助他们求职成功。”

记者看到,在广西人才招聘会现场设立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查询室,很多大学生正在电脑前进行职业测评,不少求职者聚集在这里交流求职心得。记者了解到,为了强化就业信息服务,招聘会专门为毕业生提供了岗位信息、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人才测评等服务。

据了解,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期间,各地积极宣传就业政策,开展就业指导活动,为毕业生就业答疑解惑。通过开展“万名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进校园”等活动,帮助毕业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提升求职能力。

“我们要推动包括就业见习政策、培训政策、社会保险政策、岗位补贴、小额贷款等一系列政策,促成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能够进一步落实到位,帮助毕业生就业和自主创业。”谢瑗说。

(文章来源 重庆晨报)

Baidu
sogou